2020年9月份參...
2020年9月份參加梁山掛車專用車展覽會2020年9...2020-09-01
1.矩形密封圈失效
(1)故障現(xiàn)象
1臺ZL-30型裝載機放置2天后,出現(xiàn)左后輪制動器抱死故障,造成該裝載機起步困難、行駛無力,無 ** 常工作。維修人員用手觸摸左后輪制動盤很燙手,觀察制動鉗活塞表面有銹跡,初步判斷是制動鉗存在故障。
(2)盤式制動器工作原理
該機行車制動系統(tǒng)盤式制動器主要由制動鉗1、矩形密封圈2、防塵圈3、摩擦片4、活塞5、制動缸端蓋6、制動盤7、銷軸8、放氣嘴9、制動液管10、管接頭11、止動螺釘12組成,如圖1所示。
每個驅(qū)動橋有2組盤式制動器,分別制動1側(cè)車輪。制動盤7固定在輪轂上,隨同車輪一起旋轉(zhuǎn);制動鉗1固定在橋殼上,固定不動。每個制動鉗1上設(shè)置4個制動缸,4個活塞5安裝在4個制動缸內(nèi)。
裝載機制動時,駕駛員踏下制動踏板,使加力器動作,加力器將帶有壓力的制動液經(jīng)制動液管10、制動鉗1中的油道進入制動缸,推動活塞5移動,活塞5推動摩擦片4壓向制動盤7產(chǎn)生制動力矩,將制動盤7抱死,實現(xiàn)裝載機制動。解除制動時,抬起制動踏板,在制動踏板回位彈簧作用下解除加力器的制動力,制動液壓力消失,部分制動液流回加力器,活塞5復位,裝載機制動解除。
(3)故障排查
拆解左后輪盤式制動器時,發(fā)現(xiàn)活塞在制動缸里移動不靈活。將4個活塞拆下,發(fā)現(xiàn)活塞表面有銹跡,制動缸內(nèi)的矩形密封圈膨脹變形。用水紗紙將活塞表面輕微打磨以除去銹跡,并更換新的矩形密封圈后裝復試機約2h,該機左后輪再次抱死。因該機只有左后輪抱死,判斷故障部位仍在左后輪制動鉗上。再次對左后輪制動鉗檢查時,發(fā)現(xiàn)制動鉗底部的1根制動液銅管被壓扁,這可能是在拆卸制動鉗時,不小心將制動鉗摔到地上,將位于制動鉗底部的制動液銅管壓扁。更換了新制動液銅管后試機,故障現(xiàn)象消失。
分析認為,該機第1次修復實際上已經(jīng)排除了故障,工作2h后再次抱死原因,是因維修人員在拆卸制動鉗時將制動液銅管壓扁,造成松開制動踏板時,制動液不能及時流回加力器。
經(jīng)排查確定矩形密封圈失效后,具體更換方法如下:首先,將制動缸內(nèi)的矩形密封圈環(huán)槽清理干凈,將矩形密封圈裝入環(huán)槽內(nèi)(注意將矩形密封圈有倒角一側(cè)朝向防塵套),將防塵套卡入制動鉗的環(huán)槽中。其次,在活塞上涂沫少量機油或制動液,將活塞慢慢滑入防塵圈中(注意不要使防塵圈的唇口翻轉(zhuǎn)或折疊,否則應(yīng)重新安裝);再次,將活塞滑入制動缸中,并使防塵圈的唇口進入活塞的環(huán)槽內(nèi);最后,在制動缸端蓋上安裝O形密封圈,并緊固在制動鉗上。
2.制動閥閥芯不復位
(1)故障現(xiàn)象
當駕駛員踏下1臺ZL50型裝載機制動踏板再松開時,該機出現(xiàn)起步困難甚至無法起步故障。有時甚至踏下制動踏板后沒有制動動作,由此導致該機無 ** 常作業(yè)。維修人員觸摸各輪制動盤,發(fā)現(xiàn)2個后輪制動盤燙手,初步判斷是氣壓制動閥存在故障。
(2)制動閥結(jié)構(gòu)及工作原理
該機行車制動系統(tǒng)氣壓制動閥主要由頂桿1、平衡彈簧2、閥芯3、回位彈簧4、螺桿5、密封片6、進氣閥門7組成,如圖2所示。
當放松制動踏板時,閥芯3在回位彈簧4作用下被推至最高位置,閥芯3下端面與進氣閥門7之間有2mm間隙,與A腔連通的制動氣口經(jīng)進氣閥門7中心孔與大氣相通,而進氣閥門7在回位閥彈簧4的作用下關(guān)閉,此時裝載機處于非制動狀態(tài)(見圖2a)。
當踩下制動踏板時,頂桿1對平衡彈簧2施加一定壓力,推動閥芯3下移,關(guān)閉了制動氣口與大氣間的通道,頂開進氣閥門7,壓縮空氣經(jīng)進氣口進入B、A腔,從制動氣口輸給加力器,此時裝載機處于制動狀態(tài)(見圖2b)。
在制動狀態(tài)下,通過平衡彈簧2的作用,使制動氣口輸出的氣壓與制動踏板作用力成正比關(guān)系。當踏板作用力一定時,頂桿1施加于平衡彈簧2的壓力也為某一定值。進氣閥門7打開后,當閥芯3下腔氣壓超過平衡彈簧2的張力時,平衡彈簧2被壓縮,閥芯3上移,直至關(guān)閉進氣閥門7。此時作用于閥芯3上的氣壓與踏板施加于平衡彈簧2的壓力處于平衡狀態(tài),制動氣口輸出的氣壓值保持不變。
當制動踏板施加于平衡彈簧2的壓力增加時,閥芯3又開始下移,重新打開進氣閥門7。當閥芯3下腔的氣壓增至某一數(shù)值時,作于閥芯3上的力與踏板施加于平衡彈簧2的壓力相平衡時,進氣閥門7又重新關(guān)閉,而制動氣口輸出的氣壓又保持在增高后的氣壓值。即制動氣口輸出的氣壓值與平衡彈簧2的壓縮變形量成正比,且與制動行程成正比。
(3)故障排查
拆檢加力器,發(fā)現(xiàn)加力器油室漏油,缸筒內(nèi)壁表面嚴重腐蝕,助力泵氣室活塞皮腕明顯發(fā)脹,活塞彈簧扭曲變形。更換加力器總成,待氣壓升至0.7~0.8MPa,踏下制動踏板均不能放出制動液,且踏制動踏板無彈力。
打開儲氣筒放水螺栓,只放出很少的水,說明儲氣筒正常;拆下加力器進氣管,踏下制動踏板時氣壓制動閥制動氣口出氣正常。
踏下制動踏板時,擰松后輪制動鉗放氣嘴放不出制動液,這說明制動液沒有到達后輪制動鉗,制動器不會產(chǎn)生制動作用。待氣壓升至0.7~0.8MPa時將發(fā)動機熄火,聽到氣壓制動閥處有漏氣聲,于是懷疑氣壓制動閥存在故障。
拆下氣壓制動閥通向后輪加力器進氣管,踏下制動踏板,發(fā)現(xiàn)氣壓制動閥通向后輪加力器進氣管接頭處出氣量很少。由于前面檢查時,踏下制動踏板時氣壓制動閥制動氣口出氣正常,故可判斷該氣壓制動閥存在有時出氣、有時不出氣故障。
更換新的氣壓制動閥,對2個后輪制動鉗進行放氣,結(jié)果可正常放出油、氣。將制動油路中的氣體放凈后試機,故障現(xiàn)象消失。分析認為,氣壓制動閥閥芯不能正常復位,是造成該機制動故障的主要原因。
更換新的氣壓制動閥后,放凈制動油路中的氣體至關(guān)重要,具體方法如下:首先,將加力器貯油室制動液加到標準油位,啟動發(fā)動機將制動氣壓升至0.7~0.8MPa,連續(xù)腳踏制動踏板,使貯油室的制動液迅速充滿至各制動液管路中。其次,1人反復踏下制動踏板后持續(xù)踏住,另1人將制動鉗放氣嘴松開,放氣后旋緊放氣嘴(可使用透明塑料管,一端套在放氣嘴套上,另一端放入盛有制動液的容器中)。如此反復操作,直到無氣泡排出為止。最后,旋緊放氣嘴,松開制動踏板。放氣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及時向貯油室補充制動液,以免空氣再度進入制動系統(tǒng)。
2020-09-01
2021-10-01
2022-02-12
2012-11-01
2013-12-01
2020-05-20
2019-12-03